▌北疆 •喀納斯 ▌薇拉小公主推薦 • 阿爾泰山脈裏不喝酒都會醉人的人間夢境( 神仙灣、月亮彎、臥龍灣、觀魚亭 )
有湖怪 ?!?!
曾經不知道在哪則新聞上看到遙遠的阿爾泰山脈裏,
那座喀納斯湖泊中 ~ 有大紅魚湖怪 ?!?!
薇拉當初就是腦袋裏閃過這件事 ,
於是決定開始計畫這趟旅程 !!
一路上 ,
沿著山谷的起伏 ,
我們來到了隸屬於北疆阿勒泰地區的布爾津縣 ,
離布爾津市區大約超過3個多小時的車程才能抵達的喀納斯風景區 ,
通常會建議行程安排是前一晚就先入住在喀納斯風景區內 ...
避免拉車 + 舟車勞頓 ....
小貼士 : 建議住在喀納斯風景區內 , 因為喀納斯景區要門票才能進去, 住景區內可以盡情的享受24小時的景致變換 。
山下的陽光耀眼 ,
卻是為了山上的瞬息萬變埋下伏筆 ...
頂著刺眼的幸福 ,
戴上厚實的墨鏡 ,
每一株枯木都是嶄新生命的延伸 。
很幸運地,
我們 無遇風 也 無遇雨 ,
只與藍天白雲相遇,
進入到喀納斯風景區之後, 隨之展開一場視覺饗宴。
我 ....
走在木棧道上 ...
一種綿延不知道前方的感覺.....
如果是在台北的都市叢林中 ,
也許會覺得鬱悶 , 也許會覺得抑鬱 ?!?!
但是把自己丟到這個和天際線只有咫尺之隔的仙境 ,
突然發現 ,
有時候不需知道前方是甚麼 ?!
因為我們享受了眼前 .....
在蒙古語中 , "喀納斯 "有神祕莫測的意思 ,
或許就當作指的是旅人心境的變幻吧 !
喀納斯的湖水,
是還不需要走進喀納斯湖之前 ,
就能感受到波濤洶湧的激動 ....
如果我能把喀納斯的景色變成一幅畫 .....
那誰能幫我填入 RGB 的色彩 ?!
這時候,
薇拉超希望自己有FBI 的視網膜掃描功能 ,
那一眨眼的瞬間 ....
一張張美景就能被列印下來,
永矢弗諼 !!!
從木棧道走著 ...走著...
就能看到傳說中那條臥龍 ....
這就是臥龍灣 !!!
大自然的力量讓喀納斯河經過長年累月的沖刷,孕育出曲曲折折的河灣 。
長有800米 , 寬有450米的巨大臥龍 ,
總面積近乎3.6萬平方米,
就算東側公路上的賞龍平台距離湖心還有點距離,
但是仍然能感受到這巨龍的偌大 。
臥龍灣在當地的語言裏,
稱他為卡讚湖 ( 鍋底湖 ),
遠遠看見湖心中央的這隻昂首跨步的巨龍 ,
時而平靜的俯臥在長年積雪不化的波勒巴岱山下,
時而傲然的隨天氣的驟變 ,
戲波弄水 .....
經過兩天的長途跋涉 ,
我們距離布爾津城鎮已經有140多公里遠了 ,
進入到禾木•蒙古族鄉喀納斯區 ,
開始享受著這種慢步徜徉的怡然自得 ,
因為對下個轉角處的景致 ,
我們都做好了驚嘆的準備 ....
不遠處 ,
看見了名聞遐邇的月亮灣 。
右上方的那個小腳丫,
印在照片上的感覺雖然是迷你可愛 ,
但實地站在月亮灣前,
那個腳ㄚ應該有100個薇拉這麼大吧 !!!!
傳說中,
是因為連神仙都無法抗拒這種唯美的景致,
所以不小心在這裡留下駐足的腳印 ....
排隊上車才是好習慣啊!
對岸同胞 ....
搭上喀納斯景區的區間車之後 ,
我們繼續往喀納斯湖的方向移動.....
下車之後,
第一次覺得眨眼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....
走往喀納斯湖碼頭大約20多分鐘的路程,
薇拉一行人走了快1個多鐘頭 ....
因為風景是這樣的風姿搖曳....
你說說 ?! 走一個多小時 ?? 不過份吧 !!
一株斜木往遠方指去 ....
像是在告訴旅人 ,
請往這邊拍,
請將我和遠邊的那片山欉一起收進你們的單眼裏吧 !!
日照山花紅爛漫,波搖樹影綠參差 ...
這是一首元朝 • 耶律楚材所寫的七言律詩,
耶律楚材是元朝跟隨成吉思汗西征時,
最早來到喀納斯,
也駐兵在此的歷史人物 ,
耶律楚材用文字溫柔的美將喀納斯形容的活靈活現,
薇拉蠢材, 墨水用盡, 只能說好美 ....好美....
相較於博格達天池還要再大上10倍之多的喀納斯湖,
經過了一個多小時,
邊走邊拍,
終於隱約的看見碼頭的身影了 ...
喀納斯湖面的海拔至少有1374米以上,
位於寒溫帶的高寒區,
所以即使是炎熱的夏日來到這裡 ,
也千萬別穿短袖跟大自然對戰....
7~8月平均溫度約15~17度左右,
微微的薄長袖一定要隨身攜帶 ...(咳咳)...
順利搭上喀納斯湖遊船時 ,
乘風破浪的快感直撲而來,
雖然湖上的強風吹得我臉有點變形...
喀納斯的氣候特色是長年於冬 , 無夏, 但春秋相連 ....
湖泊的顏色幻化多變 ,
陽光下的湛藍,
下一秒可能是風雲變色的灰白 ,
一日四季的詭譎氣候,
倒映樹衫的翠綠與凋黃,
一轉眼,
欉林和炫目的陽光,
把船下的湖色又變成了墨綠...
喀納斯的灌木、接骨木、小葉樺、西伯利亞花梗 ....等等種類齊聚的自然生態,
雖然我們都無法一一點出分別是甚麼 ?!
可是我們都能感受到的是,
每一個生物在這片大地上都有畫龍點睛的唯妙唯肖 ...
上岸之後,
我們準備往觀魚亭的方向移動 。
冒著不怕脖子扭到的風險 ....
薇拉3秒鐘就回頭一次 ...
深怕錯過哪個角度,
忘了捕捉進記憶裏 .....
走過一片又一片的落雨松 .....
因為無霜期長達80~100天以上,
處於寒溫帶的喀納斯,
是許許多多林木生長的絕佳地方 。
放眼望去,
有蒼芎的五針松 ,
和衫葉向天際竄去的雲松 。
有挺拔的落雨松,
和衫葉向地平線滑落的冷松 ,
看起來雖然瑟縮, 但冷松卻是在這冬冷秋寒的喀納斯中,
最經得起年輪考驗的佼佼者 !!!!
是海拔高還是心臟不好 ??
為什麼連角落一隅那不起眼的小茅屋,
都會讓旅人難掩內心的激動呢 ??
禾木喀納斯這個地方,
早在八、九千年之前,
就是草原民族游牧狩獵的大地了!
突然腦中閃過 ,
紅遍台灣連續劇檔期的 "步步驚心" ,
其中一瞥而過的橋段不就是 ,
乾隆皇平定準喀爾部之後,
把居住在阿爾泰以北的阿爾泰烏梁海人納編入清朝七旗 嘛?
其實喀納斯的東西兩區域 ,
就分別是七旗下的左右兩翼 ....
早在乾隆皇還沒平定之前 ,
這塊土地,
已經富蘊了濃厚的民族色彩了 。
東漢以前 , 如果不是匈奴撤退到中亞草原 ?!
五胡十六國之後, 如果不是突厥擊敗了匈奴 ?!
唐代以前, 如果不是回紇汗國戰贏了突厥?!
現在 ,
我們也沒辦法看見喀納斯禾木村裏的圖瓦部落 ,
清朝之後 ,圖瓦人被稱為阿爾泰烏梁海人 ,
不算大的圖瓦部落裡 ,
薇拉看見了,
原來只有電視上才有的薩滿教 =薩滿巫師,
是圖瓦人篤信的宗教,
咕嘰咕嘰念了一堆聽不懂的咒語,
原來是圖瓦人才熟悉的古突厥語 ....#$%^&*(#...
應該可以 99% 肯定,
這廁所絕對不是匈奴人建的.....
但 ....
光看外觀就讓人新陳代謝良好啊 !!!!!
終於走到準備搭乘電瓶車上觀魚亭的候車處 ,
陽光微微探頭,
這時8月中的氣溫應該只有20出頭度 ....
是一個迷人又舒適的節奏 !!
電瓶車走在山谷間,
時高時低 ....
山頭的雲霧裊裊 ,
像是為我們一行人領路 ....
抵達攀登觀魚亭的路口處 ,
往上拍....
五顏六色的遊客點綴了這幅風景,
但要往上走 .....
薇拉頓時有點腿軟 ?!?!?!
要登上觀魚亭,
首先要先征服總共1068個台階,
聽起來雖然不難 ....
但建在海拔高 2030公尺的哈拉開特山峰上,
隨時要做好換氣的準備 ....
走!!!! 上山 ...........
為了傳說中的湖怪,
拚了......
往觀魚亭的木棧路上 ,
愈往上 ....
能欣賞到喀納斯湖的全景就愈清晰,
和湖面垂直高度高達 660 公尺的觀魚亭 ....
我們預計在2 小時內攻頂 ....
加油 !
深深地覺得, 走得慢不是因為走不動 ...
而是風景太美 !
oh! 不 !
真正的原因應該是 薇拉的媽 三步九照 ....
來 ! 我這裡還要一張 .....
隱約看到觀魚亭的全貌了 ....
真的看見觀魚亭的全貌了 ....
這時候真想來瓶啤酒 ....
看到1068 ....
覺得比中了樂透更開心 ...
好喘 !好喘!
用僅存的一口氣,
微笑的看著鏡頭 ...
手裡拿著很重的相機,
包包裡還有更重的鏡頭 ...
還貪心的不只帶一顆上山....
有種 !!!! 覺得自己在練重訓的概念 ....
直奔觀魚亭第2層 ,
當地的圖瓦人說 :
觀魚亭是鳥瞰喀納斯湖巨大湖怪最清楚的地方,
傳說中這湖怪會把岸邊的牛羊馬群都吃掉 ...
很可惜 ,
沒看到湖怪,
可是又害怕,
看見湖怪的話 ,
我會不會被吃掉 ????
新聞曾經播過1984年的時候 ,
在喀納斯湖捕捉過一隻重達三十八千克的大紅魚 , 屬於肉食性的大紅魚, 究竟是不是傳說中的大湖怪, 其實至今都還沒有答案 !
但是我們能確定的是 ,
看似溫柔安靜的湖面, 急流湧泉的那一瞬間 , 那份撼動, 應該也不亞於探究湖怪這答案了吧 !
就醬子 ,
沿路下山,
返程準備回到布爾津縣 ( 人世間 ) ,
雖然大家來到這裡膀胱功能都瞬間提升 ....
但 .....
走上連拐彎都很美的公路 ....
我們要很久 .... 2~3小時之後 .....才能回到布爾津 。
有一種越久越好的概念 ,
因為在路旁偶遇這片向日葵田 ....
小貼士 : 旅遊喀納斯必備小背包
1.雨傘 (因為一日四季 ; 十里不同天)
2.墨鏡 (千萬別跟大地的太陽挑戰)
3.單眼 or 拿得順手的相機 (不帶相機, 就在準備一次旅費, 給自己一個舊地重遊的藉口吧)
4.單品的藥類 (氣溫變化大 , 要小心身體)
5.薄外套 (洋蔥式穿法, 要小心身體)
6.建議 8 月中下旬起程 , 9月中之後喀納斯景區可能會有些許的雪 , 天候不佳會暫停入山
好玩客延伸閱讀
歡迎邀稿合作